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人靠自然界生活,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,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。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,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、生活、发展,但“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,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”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等理念,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、生产和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,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与时俱进,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、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。
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吸收与发展
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。尊重自然、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、繁衍不绝的重要原因,倡导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,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,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让古老的思想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,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。
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经验成果的借鉴与超越
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,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。保护生态环境、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和行动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,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,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,提出全球发展倡议,呼吁构筑尊崇自然、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,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,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、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,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成果,也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、物质主义膨胀、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批判与超越,开辟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。
详见: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文章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开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》